上个月和一帮师弟师妹吃饭,在饭桌上跟他们讲了一些中国的互联网审查制度,然后我发现光靠讲是不够的,或许作一期视频专题会更好。
但是视频节目的制作成本很大,我可能没有精力去做。于是我可能还是会以做幻灯片为主。
目前列举的提纲如下图,点击放大。
如果你有补充欢迎告诉我,不管你是普通网民还是与审查相关的工作人员。
第10跳,第11跳,第12跳什么时候来?
最近很多人都期待着富士康的下一跳什么时候出现,似乎富士康一下子成了跳楼的制造机,两天就能制造一起跳楼事件,深深蕴涵着跳楼文化。
从一系列的新闻报道里了解到,在深圳的富士康工人刚进去底薪是900元,虽然富士康是包吃包住的,但平时的花费总是需要的,可能还要往家里寄钱,900元是远远不够的。
员工的最主要收入来源来自加班。平时加班费用是工资的1.5倍,周末是2倍,其它节假日是3倍。正是有了加班,他们才有了额外而又正式的收入,甚至,加班费是他们更正式的收入。
富士康是iPad的代工厂,一个普通的员工可能每天都会接触到iPad,但他们可能没有看过iPad界面,也没有想过有能力购买自己组装的机器。对于他们其中一些人来说,生活很迷茫,天天超时劳动让自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生命的下一篇乐章从何而起,如何开始。
于是就有了第10跳,第11跳,未来肯定会有第12跳、13跳……
中国的劳动力是廉价的,非常廉价。
有些公司有工会,但工会基本上不会为员工谋福利,工会的主席可能是公司任命的,又或者政府安排的,而不是员工选出来,他代表的不是员工的利益。员工如有不满,工会不会向公司反映,反而会劝员工冷静;员工如觉得工资过低要求加薪,工会也不会向公司反映,反而会告诉员工他们的工资已经很高的了,公司最近还在亏损。要在国内看到工人罢工是很难的,因为社会主义里的资本家更擅长于利用规矩漏洞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音乐人光良于“全国哀悼日”在人人网发布状态:“今天台北终于有一些阳光,可以帮小High洗澡了!”随即遭到一些网友围殴,怒斥其“2B”,还有网友说“王光良,你的狗比玉书还重要?”。
目前该状态已被删除,但有截图为证:
图片经过压缩,看原图比较清晰。
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已经丧失到一定地步,以致于越来越多的国民(注意:不是人民)不再相信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政府公布的地震死亡数字。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政府公布的房价上涨统计。
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山西疫苗是没有问题的。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现时的中国还有公义。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被政府判有罪的人是好人,对政府有意见的人是正确的,政府是错的。
有时会政府不一定是错的,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这样认为?
中国政府花了大钱在国际上做PR,但在国内,还只停留在使用五毛党的低劣手段做宣传。在这个年代,国民都是能上网的,这一套不会长久行得通。
而在国际上,Google的出走让中国政府的公关费用白白地浪费掉。
政府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公信力,如果它还能建立的话。这些公信力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新闻联播播出来的,而是实际行动出来的。
当法院能够审判胡锦涛之子贿赂案件的时候,就是真正的进步了。
昨天我被邀请去美国大使馆和两位美国政治家聊天,他们的副新闻官说,他们更喜欢与博主打交道,更喜欢在社会化媒体上做PR。这是中国政府需要学习的。
有人说,你怎么这么愤青啊?老骂中国政府。
宪法赋予了国民自由言论的权利,我只不过是行使这一权利,如果连这种权利都没有了,那不是我愤青,而是这里太1984了。
这是今天一个在twitter上的人对我的提问。
这个问题很有趣,首先,什么是人民?
1949年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写道: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从“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可以大概了解到,国民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人民”,另一种是“反动派”。而“反动派”的对立面是“支持派”,也就是说,“人民”就是“支持派”。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支持政府的,就是人民,否则,你就不是人民。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思就是,“一面倒共和国”。
那么,对于那位推友提出的疑问,可以转换为:为什么IT人员不是人民?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会有人认为IT人员是反动派呢?
我认为,之所以认为IT从业者站在“人民”的反面,原因在于互联网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政府能控制传媒,但无法完全控制互联网信息的流动。IT从业者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各种工具来获取多维的信息,于是他们凭着自己的判断很有可能就站在了所谓的“人民”的反面,这里的“人民”只不过是信息渠道不够多的人而已。
现在,四大门户都推出了二级域名以 t 开头的应用,微博之战一触即发。
不管你是不屑于腾讯微博还是新浪微博,它们都会有自己庞大的用户群。不管你是如何认为twitter上没有管理员做审查才是真正的微博,新浪微博的名人策略还是那么凑效。
新浪、腾讯微博将会是最火的两家。
它们也会是最封闭的两家。
国内做网站、做产品,尤其是大公司的,从来没有开放过。这里说的开放主要在于2方面:
1、不开放API
2、屏蔽对手的信息
这种小农思想主宰着整个中国互联网,甚是悲哀。
昨天下午我和谷奥、东西网共5名blogger被邀请到Google北京总部和亚太地区的PR Director聊天,聊天内容总结如下:
1、Google熟知中国的网络审查机制,
2、 Google不召开记者发布会是因为说了也没用,
3、人人网的“小谷哥哥”帐号被封禁,他们很不解。
4、 如果中国进一步将 google.com.hk 屏蔽,他们会不知所措。
5、无论在商业利益角度还是在道德角度,
6、Google会继续开发谷歌拼音等本土化产品,
7、 Google不会开发翻墙工具,
可能吧被墙了,阿禅日记也连带被墙。
嗯,很好。
每多一个网站被墙,都加速独裁者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