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思考

  • 对我客气点

    有几件事让我感到很不舒服:

    1、有些人发email或留言:交换链接,贵站链接已做好。我的网站是XXXXX。

    在要求交换友情链接之前你能不能看看你的内容和我的blog的相关性?你是想Page Rank想疯了吗?

    2、有些人发email或在Gtalk老问一些很容易在google找到答案的问题。

    我很乐意回答,但如果我没时间回答,你没有发牢骚的权利。我不是义务给你答疑的。你以为你给我发薪水了?

    3、有些人使用显隐身功能的QQ,看见我隐身上线,总要发过信息来骚扰一下。

    如果我隐身上线,一定有不想让你看到的理由,你将这层纸捅破是不是让大家都尴尬了?同时我认为开发显隐身功能的人极其无聊。

    4、有些人总是要看到对方回复信息才安心。

    不回复你的信息有很多原因,可能是我很忙,可能是我觉得没有回复的必要,也有可能我刚好离开了电脑。希望这些人能想到这一点,当我不回复的时候,不再不断发信息轰炸我。

  • 互联网的开放性让一些官僚组织害怕了

    从一出生我们就知道,在China我们拥有的自由度是很小的。

    自从互联网开始普及,人们发现了一个相对很自由的环境,在互联网上,他们更敢于说话,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得不说,这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的飞跃。

    然而,互联网的开放性让一些官僚组织害怕了,他们惧怕网民。

    由于互联网的自由性,他们害怕自己的不光明、不光彩一面被揭露;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他们害怕网民的舆论不能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

    由于互联网的平等性,他们害怕他们的“莫须有”权力不能得以实施。

    正如陕西绥德宣传部长说,“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

    然而,虽然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平等性,但目前China互联网的开放性还有待加强,主流舆论还处在受控制、受引导的局面,非主流舆论还在受打压。一刀切的思想一直存在于政策当中。可能吧曾经被和谐两次就是最好的证明。

  •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她手机刚刚又被偷了。

    注意“又”字。这不是她第一次手机被偷了。

    她被偷过的东西不止是手机,还有钱包等等。 社会不是像政治书上描述得那么美好的,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相信社会是丑恶大于善良的,因此要时刻提放着那些丑恶的人和行为。

    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者心不可有。 利益总是行动的源动力。

  • 降低目标以获取满足感

    同一件事,将目标定得太高,如果无法做到,可能会非常失望沮丧。但如果事前将目标降低,时候很可能会有满足感。

    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个人去考试,一个的目标是100分,另一个是60分。

    想要100分的最后考了85,他非常不高兴。 想要60分的考了61,他很满足。 如果想要100分得了61,想要60分的得了85,前者可能会去跳楼死,而后者可能也会死,乐死了。

    所以,如果想要快乐,想要满足,就要知道“知足常乐”。对待事情用一颗“平常心”。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降低目标,而不必去追求太高,达到目标的感觉比什么都快乐。

  • 一些人的想法

    你不捐款,你不爱国。

    你那么有钱,捐款那么少,我鄙视你。

    那个XX国企,真吝惜,人家台湾企业都捐那么多,你就捐那么少,以后不买你的产品了。

    肯德鸡、麦当老…你们在中国刮取了那么多钱,竟然捐款那么少,以后坚决抵制你们。

    我的朋友都去默哀了,我也去默哀一下。

    全国默哀这几天,谁玩游戏谁就是不爱国。

    抵制家乐福中国就会强大。

    别人都那样做了,我不做就是不爱国了。

    某某网站这几天竟然没有变成灰色,以后不上了。

    ……

  • 很久没骂人,百度让我重新开火

    百度今天推出的“企业爱心榜”着实让我很吃惊和失望。四个字,哗众取宠。

    没错,很多企业将这次赈灾当作是一种宣传和展示的机会。

    但有些事不能做得太明显,比如百度在榜单上独享了“截止目前已捐”这6个字。

    百度的“截至目前已捐”

    另一方面,我坚决不支持以捐款数来衡量人品或企业是社会责任感。这是没有意义的。

    百度的这以行为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 两种极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样

    考试将至,有两个人,他们都不怎么复习,甚至根本不当考试是一回事。 其中一个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人。

    另外一个是班里学习最差的人。 处于两种极端的人,对一个事件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样的。

  • 再见,超级亚久里

    超级亚久里车队刚刚宣布退出F1,这支车队成立于06年,还没到两岁的今天,终于宣布退出F1了。

    退出的原因很简单,没钱。 没钱的同时又找不到赞助商或接手者,只能选择退出。

    超级亚久里车队是由80年代的日本F1车手铃木亚久里创立的,在佐藤琢磨出现之前,亚久里一直是日本最受欢迎的本国F1车手。 超级亚久里解散了,佐藤和戴维森何去何从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