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 机械式复制粘贴

    在网易呆了一段时间后,由于一些原因我到了搜狐科技频道,在那里呆了不到1个星期,我又离开了。

    一部分原因是我不希望每天做的就是复制粘贴,不希望每天都是从左手劳动到右手,没有信息从大脑里传输。

    网络编辑,尤其是门户编辑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编辑,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做的只是不需要思考的手工劳动,每天坐在像网吧的办公室里不断Ctrl+C和Ctrl+V。尤其是社会、国内外新闻的网编,没有采访权,门户只能购买平媒的材料,所以网编也只能做复制粘贴的操作。

    Twitter上有人问我现在在哪,目前我呆在一家创业媒体,具体叫什么,适当的时候我会说。

  • 一段对话,两个国家

    听说美国大使馆建议使用“欧巴马”为美国总统的中文译音,所以我没有说他是奥巴马。

    奥巴马同学今天在上海的演讲让twitter热闹了一把,除了因为很多五毛、五块提一些弱智的问题外,还因为最后一个由大使馆在网上挑选的有质量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关于Twitter和防火墙的,你知道这里的“防火墙”指的是什么。

    欧巴马说,“在美国,我们有没有受限制的使用互联网的机会,这是我们力量的来源,也应该受到鼓励的”,同时他还带有讽刺地表示,“但是我也应该很诚实的告诉各位,作为美国总统,有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信息不是那么自由的流通,因为这样我就不需要听到人们在批评我,我认为很自然的。”

    一段小小的话说出了两个国家对待网络自由的立场。

    或许胡哥今晚需要恶补一下什么是Twitter。

  • 大雪

    今天我刚好在河北,见到了我平生见过的最大的雪,下午在火车站呆了2个小时,没有不晚点的列车,就连号称最快的动车河蟹号也晚点不少。

    说起雪,作为广东人,第一次看到雪的时候我很兴奋,当场就拿起相机跑出去拍照。

    但过了第一把瘾之后,我不再认为下雪是美丽的,即便看起来真的挺漂亮,但随之而来的潮湿、湿滑、寒冷、交通堵塞让我十分讨厌,尤其是潮湿,衣服也干不了。

    到了北方后,冬天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吃雪糕。

  • 网志年会归来

    昨天下午从炎热的广州飞回正在下雪的北京,上飞机时还是汗流浃背,下机就一直哆嗦。冰火两重天带来了不少快感。

    这一届的网志年会非常低调,媒体也不敢过多报道,具体原因不多说了。连续2天的网志年会在广东连州地下河旅游景区里举办,具体是在一个山洞口,在美丽的风景衬托下,年会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感谢这2天一直保护着我们的熊猫们,还全程帮我录像留念,他们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值得尊敬的,我们不妨拿起两块粪便扔上去以实现物以类聚。

    @DavidFeng拍摄的洞口会议(位于连州地下河景区)

    (更多…)

  • 又一年

    刚才maoz给我买了个蛋糕,嗯,我又生日了,这似乎是我多年来第一次生日时吃蛋糕。

    其实是明天生日的,但明天我一大早就要出门坐飞机到广东参加网志年会。

    这一年,我做了什么?

    不得不说,这一年我得到了不少东西,也失去了一些。真很自然,人生就是这样,只要得到的比失去的价值总量更高就行。有时心里很矛盾,因为最近总是有不同的道路去选择,犹豫不决,希望这3天在连州这个美丽的地方能找到答案。

    如果你要给我送生生日祝福,不要说老土的“生日快乐”,这个世界需要新意。

  • 现场看ROC

    得益于twitter,推友 @gowers 给我送了2张世界车王争霸赛(ROC)的门票,今天是ROC的第二天,也就是国家杯的比赛,舒马赫、巴顿、维图、韩寒、董荷斌、DC等车手汇集鸟巢,进行3小时的激烈竞争。

    北京的雪还没融化,晚上我和maoz冒着严寒来到鸟巢,整场比赛看得我们直发抖,但我们都很兴奋,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现场看赛车。而且还是这么多明星云集的比赛。

    开始时有一幕我觉得十分搞笑,各国高手开场合影,一起拉着“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的横额,大概也只有中国才会想到这种开场方式。

    现场穿短裙的赛车宝贝很敬业,我们穿着羽绒都觉得冷。

    在现场感受赛车的声音和激情真的是激动人心,赛车在你身边飞过、引擎声在耳边轰炸、烧胎的白烟飘过眼前,一切都是那么难忘。

    现场旁述的何辛是StarSport的F1主持人,相比起他的搭档索妮,水平不是一两个档次的问题。

    舒马赫和维图最终替德国卫冕“最快的国家”,中国爆冷进入四强。

  • 的地得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里面“地、得”二字全用“的”字替代,我没有读完,读了一半就不想看了,因为在我的想法里,“的、地、得”这3个字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是不能混乱使用的。

    比如以下这个句子:“他喜欢猛烈DE运动”。

    这里面的DE到底是“的”还是“地”呢?

    如果是“的”,句子的意思是表示“这个人喜欢猛烈的运动项目”;

    如果是“地”,则表示“这个人喜欢以剧烈的状态去运动”。

    再看如下这个句子:开心DE笑起来。

    这里面的DE到底是“的”、“地”还是“得”呢?

    如果是“的”,句子的意思是表示“感到开心的那些人笑起来”;

    如果是“地”,则表示“一个人感到开心,他笑起来了”。

    如果是“得”,则表示“一个人开心到某种程度,从而笑了起来”。

    “的”跟在形容词后面、名词前面,“地”跟在副词后面、动词前面,“得”通常用在表示程度的短语里。

    因此,“的、地、得”不分会导致文字出现歧义,这3个字不能混乱使用。twitter上有人告诉我,有些地区的老师教育学生不需区分这3个字,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的退步。

  • 军训为了什么?

    看到北航一个学生在军训期间感染H1N1死亡的消息,心里很不是味道,军训到底为了什么?

    北航之所以在如今寒气十足的时候进行军训,是为了给到该校参加某个比赛的学生腾出宿舍,所以,大一的新生被迫去到大兴军训。

    高中、大学都有军训,大学的军训甚至是一门必修课,然而,学生从军训中得到了什么?除了得到感冒、发烧、疲劳、怨言、愤怒,还有什么?

    只因为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只因为执政党还是革命党,只因为政府头脑里还有战争意识。

    感染H1N1,肯定会有症状可见的,为什么那位死去的学生还需要军训?难道没有辅导员发现这一情况?难道学生忍着病痛继续军训?学校有尊重过学生的个体么?

    在中国,个体有得到过尊重么?

    为了面子工程,个体的权利一次又一次地被剥削、个体的维权意识一次又一次地被践踏、个体的荣辱被灌输成没有意义,集体才是伟大。

    站起来吧,冲破那些条条框框,冲破那些没有意义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