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ason Ng

  • 现场看ROC

    得益于twitter,推友 @gowers 给我送了2张世界车王争霸赛(ROC)的门票,今天是ROC的第二天,也就是国家杯的比赛,舒马赫、巴顿、维图、韩寒、董荷斌、DC等车手汇集鸟巢,进行3小时的激烈竞争。

    北京的雪还没融化,晚上我和maoz冒着严寒来到鸟巢,整场比赛看得我们直发抖,但我们都很兴奋,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现场看赛车。而且还是这么多明星云集的比赛。

    开始时有一幕我觉得十分搞笑,各国高手开场合影,一起拉着“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的横额,大概也只有中国才会想到这种开场方式。

    现场穿短裙的赛车宝贝很敬业,我们穿着羽绒都觉得冷。

    在现场感受赛车的声音和激情真的是激动人心,赛车在你身边飞过、引擎声在耳边轰炸、烧胎的白烟飘过眼前,一切都是那么难忘。

    现场旁述的何辛是StarSport的F1主持人,相比起他的搭档索妮,水平不是一两个档次的问题。

    舒马赫和维图最终替德国卫冕“最快的国家”,中国爆冷进入四强。

  • 的地得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里面“地、得”二字全用“的”字替代,我没有读完,读了一半就不想看了,因为在我的想法里,“的、地、得”这3个字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是不能混乱使用的。

    比如以下这个句子:“他喜欢猛烈DE运动”。

    这里面的DE到底是“的”还是“地”呢?

    如果是“的”,句子的意思是表示“这个人喜欢猛烈的运动项目”;

    如果是“地”,则表示“这个人喜欢以剧烈的状态去运动”。

    再看如下这个句子:开心DE笑起来。

    这里面的DE到底是“的”、“地”还是“得”呢?

    如果是“的”,句子的意思是表示“感到开心的那些人笑起来”;

    如果是“地”,则表示“一个人感到开心,他笑起来了”。

    如果是“得”,则表示“一个人开心到某种程度,从而笑了起来”。

    “的”跟在形容词后面、名词前面,“地”跟在副词后面、动词前面,“得”通常用在表示程度的短语里。

    因此,“的、地、得”不分会导致文字出现歧义,这3个字不能混乱使用。twitter上有人告诉我,有些地区的老师教育学生不需区分这3个字,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的退步。

  • 军训为了什么?

    看到北航一个学生在军训期间感染H1N1死亡的消息,心里很不是味道,军训到底为了什么?

    北航之所以在如今寒气十足的时候进行军训,是为了给到该校参加某个比赛的学生腾出宿舍,所以,大一的新生被迫去到大兴军训。

    高中、大学都有军训,大学的军训甚至是一门必修课,然而,学生从军训中得到了什么?除了得到感冒、发烧、疲劳、怨言、愤怒,还有什么?

    只因为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只因为执政党还是革命党,只因为政府头脑里还有战争意识。

    感染H1N1,肯定会有症状可见的,为什么那位死去的学生还需要军训?难道没有辅导员发现这一情况?难道学生忍着病痛继续军训?学校有尊重过学生的个体么?

    在中国,个体有得到过尊重么?

    为了面子工程,个体的权利一次又一次地被剥削、个体的维权意识一次又一次地被践踏、个体的荣辱被灌输成没有意义,集体才是伟大。

    站起来吧,冲破那些条条框框,冲破那些没有意义的规矩。

  • 这几天都看到同一只流浪狗在我们住的地方徘徊,挺可爱的,但显然我是无法收养它的,一是没空间,二是没时间。

    如果真的要养狗,我一定要养狼狗,我对其它狗都没有兴趣。

    把毛踢掉,所有狗的轮廓都是差不多的,不同之处在就在于体型的大小,还有忠诚度。基于对大体型和高忠诚度的追求,我喜欢狼狗,长得越大越好。

    以前我家养了一条狼狗,今年春节的时候病死了,10岁,不算年轻,算是寿终正寝了。

  • 饭否

    饭否(fanfou.com)被消失了100多天,海内(hainei.com)也被连累一起被消失。饭否的官方博客说他们会回来,然而,他们会以什么形式回来、以后如何进行信息管理,博客中没有透露。

    有人说,王兴他们会在外国服务器上重开饭否。毫无疑问,饭否立马就会被封。这样,饭否和同样被封的twitter有什么区别?既然都要翻墙使用,凭什么要用饭否?

    有人猜,王兴他们会争取在国内重开饭否。但是,在国内的话就必须要面对监管的问题。新浪微博有专人负责管理信息,一旦发现不和谐的,立马删除。但对于公司不大的饭否会专门指派一个审核人员吗?如果指派了,那和新浪微博有什么区别?既然都有审核,新浪微博如今又这么红火,凭什么要用饭否?

    饭否剩下的是极少数忠实用户,但光靠这些用户是没有前途的。

    所以,廉颇老矣。

  • 傻逼无极限

    以下内容转载自新华网:

    这两天,你如果通过谷歌检索“人民网读书频道”,检索结果里会发现这样的提示:“该网站可能含有恶意软件,有可能会危害您的电脑。”

    从谷歌已经无法直接点击进入人民网读书频道了。记者随后向人民网了解情况,据读书 频道负责人介绍,这个情况他们也发现了,已经有不少读者反映此事。但通过技术部门诊断,人民网读书频道页面完全正常,没有任何相关恶意软件。“况且读书频 道与其他频道共用一台服务器,为何只有读书频道被注明含有恶意软件?谷歌的检索结果里还有一个是繁体的人民网读书频道,点击去其实还是简体版本,就没有提 醒含有恶意软件。”

    但如何解释谷歌的检索结果?“原因很简单,我们从20日开始关注了谷歌数字图书馆涉嫌侵权中国作家的事情,并且做了相关专题。21日就被如此恶意封杀了”,读书频道的负责人解释到。

    记者从读书频道里看到,《谷歌“和解协议”引公愤 文著协呼吁中国作家维权》、《陈崎嵘:谷歌侵权是种霸权体现 作协支持作家维权 》、《文著协:委托处理谷歌侵权事件的中国作家激增》、《是和解还是抗争 谷歌事件应该引发谁的反思?》,该频道20日以来一连发表了几篇原创文章,从文章的观点来看,的确对谷歌不利。

    人民网读书频道负责人表示,他们会继续关注谷歌涉嫌侵权的事态发展,并对谷歌对人民网采取的这种“恶行”采取相应措施。

    近日来谷歌数字图书馆涉嫌侵权事件,引发媒体热议。10月初,谷歌提出了和解条 款,表示愿意按照与美国作家协会和出版者协会达成的赔偿协议,付给作家每部作品至少60美元的赔偿,及以后在线阅读收入的63%。根据美国版权法,中国著 作权人也会包含在和解协议范围内。2009年11月6日,美国法院将对和解协议召开听证会,和解协议一旦获得批准,将产生效力。这引起了中国作家的广泛不 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