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打一份名单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字不会打,在twitter上请教了linfavourite,原来是念“shi”,“湜”字。
我没安装五笔,即使装了也不会用了,上一次用五笔已经是7、8年前的事了。搜狗拼音不像谷歌拼音那样有笔画输入,所以,幸好还有twitter。
说起拼音,我想起了高中的语文,高考语文我前面5道选择题全错。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如果有2道以上正确,证明我的运气实在太好了。而第一道拼音找错题,一般100%的机会会选错。
因为语文和化学都学得不好,一般我都被认为没“文化”。
幸好,高考时语文分数没有在500分以下。
或许是因为语文分数总是很低,我对阅读题的问题总有点意见。有的问题问,“你对这句话:XXXX,是如何理解的?”
这显然是一道主观题,你问我如何理解,我就说出这句话对我意味着什么,我的理解就是这样了,错在哪里?
但往往这种题一般我都得不到一半的分数。
我觉得这是一种强迫思想,你必须要这样理解,这样才是正确,其它的理解方式都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只有官方给出的理解方式才是正确的,其它都是错的。
这是一种变相扼杀思想自由。
记得高三的时候,语文老师比较好欺负,遇到我觉得无聊的阅读题一般我都不做,留个空白。一是因为我读不懂满布形容词修饰语的句子,二是我知道我答了也是白答。
还好,我的作文分数通常在平均水平以上。高中的同桌伟哥总是说,我的作文太有风格了。
就是因为这种风格,我才沦落到当文盲的地步。
相比起满布修饰语,文绉绉的句子,我更喜欢直白简洁的描述。前者太浪费时间了。
回复 阿四 取消回复